「乾眼症」你一定要知道的8件事!乾眼症的症狀、自我篩檢、原因、飲食、保健食品、治療、預防和照護全解析

在這個資訊爆炸、數位化的時代,我們生活中已經離不開手機、電腦、平板、電子書等3C產品。上課和工作要用電腦;回家休息要滑手機、追劇、看電視;坐大眾運輸工具時放眼望去,10個人有8個人在滑手機,這些日常無可避免地,增加我們眼睛負擔。「乾眼症」就是最相關的疾病。

乾眼症示意圖

乾眼症是什麼

乾眼症(Xerophthalmia)是當眼淚太少或蒸發過多,所造成的眼睛不舒服和傷害,輕度會造成生活不便,重則影響視力,甚至演變角膜炎和角膜潰瘍。

屬於慢性病,會隨著年齡增加,發生機率增加,但近年來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類似症狀,並學習保養眼睛吧!

乾眼症症狀

並不是像字面上的意思,僅僅會覺得眼睛乾澀,也可能有眼睛痠、癢、灼熱感、紅腫、不透明的絲狀物,還有以下較易辨識的症狀。

  • 畏光:對光線敏感。不是指無法直視太陽,而是進入較明亮的地方,或是一點燈光時,會覺得刺眼,甚至無法睜開。
  • 畏風:吹到風會感到刺激不舒服。
  • 眼睛有異物感:會覺得眼睛好像進沙一樣。
  • 眼睛流淚:沒有情緒的起伏、環境和生理的刺激,卻莫名流眼淚,又稱為假性溢淚。
  • 眼皮緊繃、沉重:經常覺得莫名疲倦,甚至睜不開眼。
  • 視力模糊:嚴重時會覺得遠、近都看不清楚。
乾眼症的症狀
乾眼症的症狀

乾眼症自我檢測

你是高危險族群嗎?透過「眼睛表面疾病指數(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的量表,來自我篩檢吧!

 總是會這樣經常會這樣一半的時間這樣有時候會這樣完全沒發生過不適用於你(不算答題數)
1. 眼睛對光線敏感(畏光)43210
2. 眼睛有進沙的感覺43210
3. 眼睛有疼痛感43210
4. 會莫名覺得視力模糊(看遠、看近都模糊)43210
5. 會覺得視力變差43210
6. 眼睛的症狀,影響你的閱讀43210不適用
7. 眼睛的症狀,影響你夜間駕駛43210不適用
8. 眼睛的症狀,影響你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3C產品43210不適用
9. 眼睛的症狀,影響你看電視43210不適用
10. 吹到風的時候,眼睛會不舒服43210不適用
11. 在乾燥或低濕度的環境,眼睛會不舒服43210不適用
12. 在有空調或冷氣的環境,眼睛會不舒服43210不適用
計算方式:測得的總分×25÷答題數=結果分數。
舉例:20(測得的總分)×25÷10(答題數)=50分。

◆ 0~12分:正常
◆ 13~22分:輕度
◆ 23~32分:中度
◆ 33~100分:重度

乾眼症原因

在說明乾眼症的原因之前,必須要了解「淚膜(Tear film)」。

「淚膜」是什麼?

淚膜是附著在眼睛表面,透明的一層膜,他能保持眼睛濕潤、抵抗微生物和病菌、提供氧氣,同時也讓我們有清楚的視覺,就是讓我們眼睛看起來水汪汪的主因!

從最外層到內層,可以分成三層,分別是油脂層、水層、黏液層,各有不同的作用。

  • 油脂層:負責延緩水分流失,主要由「瞼板腺(又稱麥氏腺)」分泌。
  • 水層:可以提供氧氣、幫助抗菌和濕潤眼睛,主要由「淚腺」分泌。
  • 黏液層:幫助淚膜油水均勻和附著、保護眼角膜,主要由「角膜杯狀細胞」分泌。
乾眼症有關的基本結構–淚膜的構造
乾眼症有關的基本結構–淚膜的構造
乾眼症有關的基本結構–淚膜的分泌
乾眼症有關的基本結構–淚膜的分泌

乾眼症就是眼睛缺水?

前面有提到,眼睛中的「淚膜」可以分成三層,所以任何一層有問題,都是造成乾眼症的原因,分成三種類型。

  1. 缺水型:因為淚腺異常,無法好好維持水層的量。
  2. 缺油型:最常見,主要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讓油脂層不足,造成水分散失。
  3. 混合型:前述兩者皆有。
乾眼症分成三種類型
乾眼症分成三種類型

乾眼症風險因子

結構及生理代謝

  • 老化:隨著年齡增加,眼睛的生理功能漸漸退化,影響到淚膜的平衡。
  • 荷爾蒙改變:像是停經婦女。
  • 疾病:研究發現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像是:乾燥症、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另外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控制不當,也可能影響眼睛。
  • 化學灼傷及藥物:長期使用特定藥物,可能會引發乾眼症。(切記不可擅自停藥,若有疑問請詢問當科醫師)
  • 眼科手術:特定眼科手術可能會造成角膜神經損傷,進而引發乾眼症。
  • 角膜神經異常:角膜神經太過敏感,或是太過不敏感,皆可能間接造成乾眼症。(目前仍需更多研究證據)

生活習慣

  • 經常使用3C產品、睡眠不足:看螢幕的時間增加,眨眼次數降低會讓淚膜無法正常分泌。
  • 卸妝卸不乾淨:化妝品殘留造成感染,使眼睛發炎。
  • 長期戴隱形眼鏡:無法讓眼睛休息、獲得足夠氧氣。
  • 眼睛經常吹風:眼睛表面乾燥,長期下來會讓身體分泌失衡。
  • 空氣乾燥、汙染:經常處於冷氣室、抽菸,或其他汙染環境,皆會造成發炎、淚膜不平衡。
乾眼症的風險因子
乾眼症的風險因子

乾眼症吃什麼

食物

  • 富含花青素食物:黑覆盆莓、櫻桃、草莓、紅石榴、紫高麗菜、茄子、黑莓、藍莓、葡萄。
  • 富含Omega-3食物:亞麻仁油、核桃、鯖魚、鮭魚、紫蘇油、亞麻仁籽、奇亞籽。
  • 若缺乏維生素A,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胡蘿蔔、九層塔、香椿、紅莧菜、紅鳳菜、南瓜、柿子、木瓜、紅甜椒、橘子、柳橙。
  • 若缺乏維生素D,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經紫外線照射的菇類、鰻魚、鯖魚、鮭魚、蛋黃、比目魚。
乾眼症吃什麼
乾眼症吃什麼

保健食品

  • 缺水型:玻尿酸、花青素魚油
  • 缺油型:花青素魚油
  • 混合型:玻尿酸、花青素魚油

※若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D,也建議補充至正常值並維持。

延伸閱讀:維生素D真的這麼神?營養師告訴你功效有什麼、適合哪些人、食物中如何攝取、保健品選擇原則
延伸閱讀:難道真的每天都要曬太陽嗎?每天都有曬太陽,為什麼維生素D還是低?

※雖然有研究顯示,口服玻尿酸加上玻尿酸眼藥水有幫助,但目前仍需更多研究證據。

乾眼症吃什麼
乾眼症吃什麼

乾眼症治療

經由眼科醫師的評估、檢查、診斷後,會依據臨床症狀、檢驗結果給予治療,像是:人工淚液、抗發炎的藥物,或是手術治療。

乾眼症預防與照護

  • 定期眼科檢查:若眼睛沒任何不適且無風險,建議每兩年檢查一次;若有,則至少每年一次。
  • 多熱敷:可以使用熱敷眼罩、濕熱毛巾,每次10分鐘,每天2-4次。
  • 眨眼運動:完整版–輕閉5秒後緊閉5秒;簡易版–輕閉2秒後緊閉2秒,每天10次以上。
  • 注意眼部清潔:每天確實卸妝完全。
  • 足夠的水分:成人每天每公斤30~40毫升,假設70公斤,每天需要喝2100~2800毫升的水,若活動和運動量增加,水分攝取也需增加。
  • 避免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適時以眼鏡代替隱形眼鏡。
  • 減少眼睛吹風:騎車、吹電風扇、吹冷氣時,避免在出風口,或採取防護措施。
  • 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熬夜:讀書、工作盯著螢幕時,提醒自己多眨眼睛,休息時減少3C產品的使用。
  • 注意環境清潔及汙染:避免長期處於汙染環境,像是二手菸、工地、燃燒場所。
乾眼症如何預防和照護
乾眼症如何預防和照護

最後,平常飲食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A、C、D、E、花青素,以及魚油的食物,像是:胡蘿蔔、九層塔、紅莧菜、南瓜、柿子、木瓜、櫻桃、草莓、亞麻仁油、核桃、鰻魚、鯖魚、鮭魚等等,對眼睛的保護非常有幫助哦!

延伸閱讀:缺乏維生素C?營養師教你怎麼確認和挑選保健品

參考資料(請點擊將此展開)
  1. Nguyen, A., Kolluru, A., & Beglarian, T. (2023). Dry eye disease: A review of anti-inflammatory therapies. Taiw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3(1), 3-12.
  2. Sun, C. C. (2019). Dry eye disease revisited: What have we missed?. Taiw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9(3), 139-140.
  3. Ho, W. T., Chiu, C. Y., & Chang, S. W. (2022).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correlates with the severity of dry eye symptoms. Taiw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2(2), 191-197.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乾眼症
  5. Schiffman, R. M., Christianson, M. D., Jacobsen, G., Hirsch, J. D., & Reis, B. L. (2000).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118(5), 615-621.
  6. Bowen-Forbes, C. S., Zhang, Y., & Nair, M. G. (2010). Anthocyanin content,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blackberry and raspberry fruits.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3(6), 554-560.
  7. Stevenson, D., & Scalzo, J. (2012). Anthocyanin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blueber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Berry Research, 2(4), 179-189.
  8.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9. Riva, A., Togni, S., Franceschi, F., Kawada, S., Inaba, Y., Eggenhoffner, R., & Giacomelli, L. (2017). The effect of a natural, standardized bilberry extract (Mirtoselect®) in dry eye: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1(10).
  10. Yu, W. Y., Chan, L. Y., Chung, A., Lee, P. H., & Woo, G. C. (2023). Bilberry-containing supplements on severe dry eye disease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A 3-month pilot analysis. Frontiers in nutrition, 10, 1061818.
  11. Hitoe, S., Tanaka, J., & Shimoda, H. (2014). MaquiBright™ standardized maqui berry extrac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ear fluid production and ameliorates dry eye-related symptoms in a clinical pilot trial. Panminerva medica, 56(3 Suppl 1), 1-6.
  12. Bhargava, R., Pandey, K., Ranjan, S., Mehta, B., & Malik, A. (2023). Omega-3 fatty acids supplements for dry eye-Are they effective or ineffective?.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71(4), 1619-1625.
  13. Chinnery, H. R., Naranjo Golborne, C., & Downie, L. E. (2017). Omega‐3 supplementation is neuroprotective to corneal nerves in dry eye disease: a pilot study. 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 37(4), 473-481.
  14. Bhargava, R., & Kumar, P. (2015). Oral omega-3 fatty acid treatment for dry eye in contact lens wearers. Cornea, 34(4), 413-420.
  15. Mohammadpour, M., Mehrabi, S., Hassanpoor, N., & Mirshahi, R. (2017). Effects of adjuvant omega-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dry eye syndrome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current ophthalmology, 29(1), 33-38.
  16. Rolando, M., & Barabino, S. (2023). Dry eye disease: what is the role of vitamin 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4(2), 1458.
  17. Liu, J., Dong, Y., & Wang, Y. (2020).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dry eye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cta Ophthalmologica, 98(8), 749-754.

如果覺得文章實用有幫助,請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唷!謝謝❤️
※飲食營養會依照每個人需求、年齡、性別、疾病、身體狀態、喜好而異,也與運動、睡眠、壓力、荷爾蒙、腸胃道、情緒有關,需個人化評估、建議及調整。
※若合併有其他疾病、特殊症狀,或是特殊需求,如糖尿病、癌症、嚴重腹瀉、嚴重便秘、腸漏症、慢性發炎、慢性過敏、檢測重金屬過高、牙口不好等等,務必諮詢專業營養師做詳細的評估及個人化建議。
By 阿潛營養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